宿迁市苏宿工业园区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OA入口
官方微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公司概况
公司介绍
组织构架
领导分工
新闻动态
公司动态
媒体报道
行业资讯
园区新闻
主营业务
市政工程
功能配套
工业招商
生产力中心
电商产业园
国际名车广场
工业招商
投标信息
公司党建
党建制度
党员教育
网上党校
党工团活动
学习十八大专栏
群众路线
三严三实
视觉苏宿
网上展厅
联系我们
欢迎您的光临! 今天是
党员教育
>
党建制度
>
党员教育
>
网上党校
>
党工团活动
>
学习十八大专栏
>
群众路线
>
三严三实
详细信息
您目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公司党建
>
党员教育
清明节缅怀先烈:祭奠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先烈遗志
【发布日期:2015-04-08 阅读次数:4065次】
4月4日,又是一年清明节,中华民族祭祖扫墓、缅怀先烈的日子。
先烈们把生命献给了他们热爱的祖国和人民,只留下一个个平凡而又崇高的名字,一行行简短而厚重的事迹。那些烈士纪念建筑物,是一座座革命先烈舍生忘死、英勇斗争的丰碑,是一部部凝固的中国革命史,是一面面激励后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旗帜。这些建筑物,正因为留下了英雄奋斗的足迹,掩埋着先驱的骸骨,浸透着烈士的鲜血,才有了光耀千载的历史价值,才值得后人瞻仰、凭吊、怀念……
人们更不会忘记为国家和民族捐躯的英烈们!牢记历史、继承传统。清明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去凭吊一下民族的英雄们!”
这是一位网友近日在网上的留言,跟帖一个接一个,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愿:要在清明时节凭吊、缅怀我们的先烈。
随着清明节脚步的临近,连日来全国各地的烈士陵园迎来了祭扫高峰。人们自发地为英雄先烈们的墓碑轻拭灰土,在革命烈士的纪念碑前深鞠一躬,重温他们英勇献身的英雄事迹,激励自己奋发图强。
烈士陵园:自发前来祭扫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在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离清明节还有一段时间,但一朵朵手工折成的小白花已簇拥在长满青草的烈士墓冢上。它们来自一群群戴着鲜艳红领巾的孩童,还有一队队神情肃穆的中年人和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60年来,红岩英烈的事迹感动和鼓舞了无数人,每年清明节都有不少人自发前来祭奠英烈。据了解,2008年,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和红岩革命纪念馆接待观众330万人次,其中仅清明节期间就超过5万人次。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天津。从3月初开始,天津市烈士陵园就不断有个人、学校或企事业单位来给烈士们扫墓。截至目前,已有110余家单位预约报名祭扫,人数超过两万人。这已是去年全年前往该陵园祭扫烈士墓的人数之和,而前往烈士陵园扫墓的预约也已排到4月20日。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副主任王立群告诉记者,每年清明节,烈士的亲属和各地青少年都会到这里吊唁。自去年把清明节纳入传统法定假日以来,前往烈士陵园参观瞻仰的游客人数随之增加。
除了烈士陵园,全国各地的纪念馆和红色旅游景区也提前做好准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方便社会各界前来缅怀先烈。
为了迎接清明节的到来,北京市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展馆序厅设计献花台,方便观众在清明节献花,缅英烈、忆英烈。针对清明期间前来参观群众人数增多的情况,纪念馆还从4月2日开始启动了一系列缅怀英烈的活动,丰富祭奠形式:举办民族精神大讲堂清明专场讲座,邀请著名抗战英烈左权之女左太北追忆英雄父亲;在多功能厅放映《赵一曼》、《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抗战题材电影。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上保存了大量的辛亥革命先烈及抗日阵亡将士墓葬。清明节期间,到先烈墓前进行祭扫一直是长沙市民的一个传统。今年清明期间,湖南岳麓山将特别组织“春暖花开时,我们一起缅怀先烈”2009清明节大型祭扫活动,内容包括集体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鲜花,集体默哀三分钟等。
普通百姓:祭奠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先烈遗志
清明节前夕,家离烈士陵园很远的天津市民蒋先生专门带着上小学的儿子一起前往祭扫。他已经连着好几年在清明节带着孩子去凭吊英烈了。蒋先生认为,应该让孩子在小时候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他们不忘国耻,奋发图强。
随着清明节的临近,在祖国大江南北,祭奠革命先烈的人们随处可见――
3月27日,贵阳市实验小学、市府路小学、苗苗实验小学等学校的师生来到黔灵公园烈士纪念碑前,为烈士献上鲜花。
3月29日上午,在四川宜宾革命烈士陵园,一批青年网友自发组织为先烈扫墓,缅怀英雄。青年人的自发行动,在网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共鸣。
3月31日,前往浙江省台州市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祭扫的台州边防支队广大官兵,聆听着工作人员对先烈事迹的介绍,无不动容。
同一天,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实验学校的学生在苏州市烈士陵园参加集体祭扫活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
……
“今天我俩特地结伴从家里过来的。”陕西西安东仪小学5年级学生王亚东和曹飞鹏一脸认真地说,“这次活动我们年级只有25个名额,虽然我俩没被选上,但还是来了,想和同学们共同缅怀革命先烈。”据统计,当天共有150名军队代表、137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祭奠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先烈遗志,成为所有人的共识。除了到烈士陵园、纪念馆祭扫、缅怀先烈外,很多人也采取网上祭奠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英雄们的崇敬之情。
3月31日,由中国文明网等网站共同发起的青少年“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清明网上公祭活动启动。活动上线短短几个小时,就吸引了超过6000多人次的网友参与,不少网友在网站上留言,抒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哀思,表达继承先烈志向、报效祖国的决心。
黑龙江鸡西市一位高中生留言说:“昨日英雄浴血奋战,换来我们的幸福今天,昨日烈士的披荆斩棘,迎来了我们祖国的大好山河,昨日您铮铮烈骨,昨日您意气风发,今天让我们后辈为您献上一束鲜花,沿着您的路继续前行。愿您的英雄之魂永垂不朽!”
“缅怀先烈们,我会向他们学习,为我们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这是陕西省眉县一位初中生的留言。
南方航空公司的一名青年员工这样写道:“逝去的英烈们,你们的精神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后辈会用‘中华之崛起’来祭奠你们。”
清明祭先烈,全国各地的人们采取的形式各不相同,但从中感悟到的激励和振奋却是一致的。
专家学者:缅怀先烈丰富了清明文化内涵
“今年各地涌现的祭先烈活动非常有意义。”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认为,“从去年开始,清明节成为制度上确认的公共时间,清明已经不仅仅是祭祀先辈的事情了,还应缅怀为民族和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和具有优秀民族文化品质的先贤,这为清明节赋予了更丰富的人文内涵。”
“清明要祭祖,也应祭先烈,因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亲身经历过枪林弹雨的广州军区联勤部原政治部主任姚柏林说起清明祭先烈,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姚柏林告诉记者,革命战争中有名可考的烈士超过100万人,而无名烈士是这个数字的好几倍。即使在和平时期,在地震、洪水、山火、雪灾等紧急时刻,在一切危险的地方,只要祖国和人民一声令下,人民解放军和广大共产党员总是应声而到。“在法定假日清明节,13亿中国人民理应向所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而牺牲的英雄豪杰表达敬意和思念。”
“在今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背景下,祭奠革命先烈又有其特殊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杨利慧说,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韶山、延安、井冈山等地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大型群众性活动,用各地辉煌成就和崭新风貌告慰先烈,可以让人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汲取更多继续前行的力量与勇气。
“祭奠革命先烈也是清明文化进行不断创新发展的需要。”长期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寻根》杂志常务副主编郑强胜指出,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就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有所创新。从对祖宗的家族祭发展到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炎帝的群体性公祭,体现了民族精神的迸发。而随着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饮水不忘掘井人,祭奠的对象扩展到革命先烈,清明文化内涵不断得到丰富。
“我们还应该有一个国家级的祭奠英烈典礼,比如每年的清明节在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先烈的仪式。”人文学家李汉秋教授建议说,在庄重的仪式下,对先烈进行缅怀,能增强国民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能更好地激励现在的生命。
“以前主要是学生,现在要让社会大众加入到清明祭奠先烈的队伍中来,让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成为国人的自觉行动和民族记忆,逐渐沉淀为清明文化的一部分,这样清明文化的内涵将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其生命力和影响力自然会更强。”郑强胜强调说。(记者殷泓、李可)
4月2日,延安市创新实验小学的学生在烈士陵园凭吊革命先烈。(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清明节前夕,在江西省萍乡市革命烈士陵园,武警江西总队萍乡市支队战士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新华社发(汪立新摄)
山东青岛边防支队官兵利用网络向革命先烈、抗冰救灾烈士献花,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通讯员汪立波摄)
从先烈的精神中获取力量
春风和煦,草木吐绿,又是一年清明到!
今年的清明节,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之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我们向在地震灾害中罹难的同胞表达深切的追思,向在抗震救灾中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在今年的清明节里,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的以“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为主题的清明节活动,在各地以不同形式开展,经典诗歌朗诵、寻根祭祖、民俗文化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这个节日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清明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是人们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时刻。中华民族是一个珍视文化传统的民族,怀念先人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习俗和美德。每逢清明,小到每个家庭,大到国家、社会,都会在这个时节里,通过扫墓、祭祖等形式,表达对先人的“思时之敬”,以缅怀前辈、凝炼精神、激励生者。这种特定的纪念形式,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珍贵文化符号。在这种“追远”中,民族文化、习俗得以传承,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得以强化和定格。
清明节也是重温历史的时刻。在缅怀先人之时,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崇高精神品格和价值理念重新得以升华。悠久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是非、善恶、得失,都在激浊扬清之中沉淀、归位。正是因为有了对历史的这份尊重、敬畏和审视,让我们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能够不断地汲取营养,获得奋发力量,鞭策自己不断前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对今天美好、幸福生活的感叹,引发了人们追忆和怀念革命先烈的情思。这种真切的情感,为今年的清明节增添了更多特别的内涵。在韶山、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地开展的“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的大型群众性纪念活动,在网络上广泛开展的祭奠革命英烈活动,充分表达了人们发自内心的感恩和崇敬之情。在清明时节对革命先烈的追思,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繁荣发展的新中国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追忆过去,先烈的精神激励我们;展望未来,民族复兴的使命不容懈怠。正如在清明这样的美好时节处处萌动生机一样,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蕴含着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去年以来,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给我们带来了暂时的困难和挑战,但也给我们提供了跃升的机遇。经历了这次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会更加自信、更加从容。让我们把对先烈的追思之情转化为奋发前进的动力,振奋精神、迎接挑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日报评论员)
四月二日,北京市中小学生代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英烈雕塑前宣誓。(记者吴力田摄)
韶山: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
4月2日,毛主席家乡――湖南韶山举行了一系列简朴而隆重的清明节活动。人们通过网上祭先烈、祭扫烈士陵园、千名青年成人宣誓、慰问烈士家属等形式寄托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哀思,抒发韶山人民继承革命传统、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这次“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活动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明办、湘潭市文明委主办,中共韶山市委、韶山市人民政府承办。延安、西柏坡、遵义等全国五个革命纪念地同时举行了这一活动。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韶山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成为人们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
记者在新改扩建的韶山毛泽东广场看到,给毛泽东铜像敬献花篮的游客络绎不绝,广场上,来自韶山学校的1000多名中学生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向铜像敬献花篮后,全体宣誓:“学习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立誓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建设伟大祖国作贡献;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韶峰肃穆,韶河低徊。在韶山烈士陵园,韶山市400多名干部群众一起举行祭扫活动,向革命烈士塔敬献花篮。上午八点多,韶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人武部的领导、老干部代表、青少年代表及当地干部群众代表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拾阶而上。全体人员献上了饱含对英烈敬仰与思念之情的花篮,并静默致哀。随后,全体人员又向毛主席六位亲人铜像敬献花篮,并深深地三鞠躬。
在庄严的气氛中,两位共青团员诵读《我们的誓言》。来自韶山学校的学生代表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忠于祖国,勤学本领,历练意志,服务社会,为承担起祖国的重任而不懈努力。
韶山烈士陵园建于1993年,主要纪念革命战争年代为国捐躯的1579名韶山英烈。在这些英烈中,有毛主席为革命牺牲的六位亲人,有毛福轩等“韶山五杰”,还有一批老地下党员。英烈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韶山人民。
据统计,今天到伟人故里韶山开展祭扫活动的,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近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近50%。全国各地主流媒体纷纷涌进韶山采访。
当日,湖南省文明办,湘潭市委宣传部和韶山市委的领导还走访慰问了韶山烈士家属代表,和他们一起追忆先烈英雄事迹,让英烈家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韶山市韶山乡韶北村烈士李贡侯之子李根特老人家里,老人激动地讲起了他的伯伯、“韶山五杰”之一――李耿侯和父亲李贡侯的英勇事迹。
李根特虽已83岁高龄,但身体依旧硬朗。作为革命家属,他生活勤俭,严格要求子女,从不向组织讲困难,提要求,李根特说,感谢党和政府,如今农村家家装上了自来水,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人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韶山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当领导们把慰问金送到老人手中,并祝他晚年生活幸福时,李根特老人激动地说:“党和政府时刻牵挂着我们这些烈士家属,我们要为先辈争光啊。”(记者唐湘岳 通讯员左媛媛)
韶山市400多名干部及中小学生在韶山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塔敬献花篮,寄托哀思,缅怀英烈。(资料照片)
梦萦延安再上征程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等在延安境内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长达13年。13年间,党中央在延安领导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展了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召开了中共七大,这一系列事件影响和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培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同时,为了保卫延安,也有一大批革命先烈牺牲在这里,包括“四 八烈士”、刘志丹、谢子长、瓦子街战役烈士等。
清明将至,细雨蒙蒙。连日来,革命圣地延安的干部群众纷纷来到各个烈士陵园,敬献花篮、栽植花木,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4月2日,延安各界群众来到位于延安市区北7公里处李家洼的“四 八烈士”陵园,整修一新的“四 八烈士”陵园背枕青山,松柏环绕,面对延河,庄严肃穆。王若飞、秦邦宪、关向应、叶挺、张浩、邓发、黄齐生、杨松、张思德、张寒晖等英烈都埋葬在这里。人们为烈士们献上花篮,静默怀念。
同一天,志丹县机关干部、中小学生、刘志丹亲属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5000余人,抬着花圈、花篮,排着整齐的长队,进入刘志丹烈士陵园,深切缅怀“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并在写有“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百米长卷上踊跃签名。进一步弘扬刘志丹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志丹县作出积极贡献,成为他们共同的心声。
在此前的3月28日,黄陵县干部党员到延安瞻仰了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并到张思德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
为了表达对革命老红军的崇敬及对已故老红军的怀念,延安市委、市政府、延安市民政局还在仙鹤岭公墓投资兴建了一个公益纪念性园区――“红军苑”,专门用于安放老红军的忠骨遗骸。连日来,延安大学、延安师范附小的学生们与延安的群众纷纷来到“红军苑”,献上花篮,寄托哀思。今后陕西省政府和延安市委还将以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在“红军苑”修建雕塑;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临之际,“红军苑”将建造一座红军纪念墙,陕西省民政厅统计的3万余名红军英烈的名字将在上面镌刻。此后,还将建一座红军纪念馆,陈列展出与红军有关的故事、资料等,力争将“红军苑”建成一个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以告慰红军的英灵,也为世人提供一个永远缅怀先辈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记者杨永林)
上一条:
中共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工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方案
下一条:
从“六项规定”到“八项规定”
版权所有:宿迁市苏宿工业园区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电话:0527-82868419 邮箱:ch@ssipac.suqian.gov.cn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紫金山路12号苏宿工业坊A04
备案:
苏ICP备2022019330号-1